PMP考试:如何阶段治理PMP考试发表时间:2018-02-03 16:09 ———[准备多久]——— **** PMP®考试需准备多久时间 当你去问每个通过了PMP®考试的考生“你是如何学习和准备的”,答案基本分两类:一类是“临时抱佛脚式”,另一类是“持续抗战式”。 **类比较符合人的天性——20世纪三大管理定律之一的帕金斯定律,不到最后一刻不投降,不到最后一刻不动手。看似用最低的成本得到**的结果,但其心理如五味瓶,脚下如踩钢丝,雾里看花,似梦非梦,过了像是撞大运,美其名曰,“你看,我考前几天看了一下,就PASS了。”这种方法最不可取。 而第二类有序有步骤、按部就班地学习,一点点真正消化《PMBOK®指南》(第5,6版)所传达的精髓,以点带面并能融会贯通,完成考试后基本是稳坐钓鱼台。 但这个持续抗战是不是越长越好呢? 基本也有以下两种情况。**种是4个月或以上,第二种是3~4个月。**种会徘徊在自己的时间和信心之间,那么厚一本书,我怎样在短短的时间内消化掉,我得一定要模拟到160题正确后才会报考,没有100%的把握的事不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停地否定自己,可称为风险规避者。第二种是趁热打铁,时间和信心匹配最为合理,可称为风险中立者。 众所周知,《PMBOK®指南》(第6版)整合目前成熟的、实践过的项目管理知识,内容繁多,其中任何一个知识领域描述的都是一个职能部门或几个职能部门去协调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整个《PMBOK®指南》(第6版)如同整合了一个公司的运作,横跨各个职能,甚至包括组织外部的干系人。一个简单提到的知识点可能涉及一个专业领域。浩如烟海的知识量,临时抱佛脚怎能搞定。即便是一位有多年实战经验的项目经理,拥有一个空杯的心态,才能装入更多的知识,勇于接受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修正自己的理念缺陷,达到实践与理论的完美融合。准备PMP®考试需要时间和信心的合理搭配,时间太长会放松并陷入帕金斯定律,或失去耐心并陷入审美疲劳,趁热打铁方能水到渠成。 一定要记住:“一次把事情做对,最节省你的时间。” 所以合理时间是:3~4个月备考。有一个“持续抗战式”的学习态度,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心态! ———[如何准备]——— NO.2 PMP®考试考生如何准备 以3个月的准备期为案例。可把PMP®考试当成一个项目,考生就是项目经理,这个项目有明确的目标(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为确保这个项目成功,作为准PMP®考生需用《PMBOK®指南》(第6版)中所述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阶段治理,便于管理和控制。 记住,项目经理是项目成败的责任人,失败和成功都归属于项目经理,这是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狼性——“责任和担当”,不要埋怨周边的环境。 先规划出此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严格的生命周期管理和阶段治理工作。建议将此项目简单分成3个阶段,如图0-1所示。 图0-1 PMP®考前里程碑 (1)阶段1:找感觉 这个阶段考生需参加完成35个课时的PMP®培训,是以课堂授课方式传授。由于知识信息量巨大,5天的课程主要依赖推式沟通方式而不是交互式沟通方式,重视考点的传播,但缺乏趣味性。这就需要考生找到十大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感觉,注意一定要“三习”:课前预习、课间课后练习、课间课后复习。成人学习有三大特点,如图0-2所示。 图0-2 成人学习三大特点 ·学以致用 PMP®培训主要目标是通过PMP®考试并取得证书,相对项目管理内训课程,从针对性、实用性方面会差一些,考生一定要摆正心态,充分认识此次培训的目标——“通过PMP®考试并获得证书”,同时对“实践+理论”进行融合总结。 ·容易走神 成年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为60分钟,明确学习目的,摘要重点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这需要考生和老师的配合。 ·容易遗忘 这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不进行及时复习,1天之后会遗忘70%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进行不间断的复习,课后自主复习。 另外,还需通读**遍《PMBOK®指南》(第5版),认真仔细并理解框架和内容,课前预习相关内容,课后结合讲义复习,再完成相关分章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找到做题的感觉。 跟着感觉走,梦想才会有! (2)阶段2:高屋建瓴,以点带面 从老师的课堂授课转变到自主学习阶段,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怎样自己学习 精读《PMBOK®指南》(第5版),并试做摘抄,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将《PMBOK®指南》(第5版)第61页47个过程的拓扑图印入你的脑海,并据此延伸每个过程到底在做什么,它由哪些因素驱动,需要哪些重要工具和技术处理,流向哪儿,并据此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理解记忆,如果能掌握此方法,考生能推出80%的输入输出、工具与技术,也能快速抓到题干,这相当于完成20%的试题分布中考输入输出、工具和技术的学习量。 同时结合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籍理解知识,试着完成相关试题,慢慢加大做题难度,尤其对错题进行“反向学习”。例如,错了一个变更控制的题,反过来查找相关讲义等资料,并以点带面地学习。 备注:“以点带面”就是你如果错了一题,不急,找出相关资料,尤其是《PMBOK®指南》(第5版),看完题目应归属的知识领域,锁定考点进行延伸学习。例如,风险管理的题,**步找到考点和答案,第二步以此题为基础延伸整个相关过程,第三步延伸到整个风险知识领域,第四步延伸其他相关知识领域(例如与风险紧密相关的时间、成本估算等)。这样做比相对单纯看《PMBOK®指南》(第5版)更有效率。 ·怎样使自己考前保持对《PMBOK®指南》(第5版)的热忱 爬山什么时候最累?半山腰。 不错,这个阶段考生处于疲劳期,前面的听课学习激情已过,知识点越复习越多,考题越做越难,还要煎熬如此久的时间,放弃是考生最容易做的选择,怎样办呢?这就是个体学习带来的压力,以下介绍两个对策。 对策1:以集体学习替代个体学习 班级需形成集体,考生也需积极融入这个集体。例如,树立班级目标,通过率不低于90%等,每个考生必须具有班级主人翁的意识,愿意为班级的建设添砖加瓦,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积极的团队互动。众人拾柴火焰高。 班级可通过虚拟团队方式进行沟通讨论,例如QQ群、Skype或微博等网络资源。 班级成立班委,选取班长或学习委员(建议老师在**阶段中间通过观察指定),并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筹建小组(每组不多于8人)。 记住,一个负责任的班长、学习委员或组长是考生的福音。 对策2:考生之间互动、考生和老师互动 老师可选取经典题型,每个知识领域10题左右就好,通过班级群组让考生主动应答,保持考生学习热忱并发现考生的知识点中的薄弱环节。考生自己也主动发布受困惑的知识点和考题引导大家互动讨论。 (3)阶段3:融会贯通 再次阅读《PMBOK®指南》(第5版)、讲义和课外书籍,融会贯通并巩固知识点。 参照本书第14章找到《PMBOK®指南》(第5版)融会贯通的脉络,才能顺藤摸瓜。例如,不确定事件就是风险,在项目前期,哪些因素和过程会引起风险,估算可能是不确定因素,那么时间估算、资源估算、成本估算等将引起风险,一些约束和假设条件也会引起风险等。 完成3~4套模拟题,每次留出4个小时,想办法找到一个模拟的考试环境(图书馆等)进行闭卷考试,模拟通过150题是目标,模拟后请对错题进行以点带面的学习,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 为什么是150题呢? ·其中有把握的题至少要100题以上; ·80题你在两个答案徘徊,好的话有50%的概率做对; ·余下20题中有2~3题可能是你完全没有碰到的知识点,则可放弃,有17~18题需要调集所有知识储备,但还是觉得很难的题,争取拿分。 上一篇PMP考试:计算题大汇总
|